首页

日本小刚流浪记全集

时间:2025-05-25 10:32:18 作者:奥运会国际学术论坛暨传播北京冬奥精神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浏览量:80004

  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电 (记者 庞无忌)在中国央行等部门9月末宣布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五箭齐发”支持房地产市场后,财政部10月12日又祭出财税重拳,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缓解房企流动性风险。业内专家认为,四季度,房地产“一揽子”配套政策有望加速落地,以支持楼市止跌回稳。

  其一,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

  财政部表示,支持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券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确有需要的地区也可用于新增的土地储备项目。此前自然资源部已发文明确,收回收购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可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予以支持;央行也表示研究允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贷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市场化收购房企土地。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此次财政部进一步明确允许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有助于加快闲置存量土地的收回收购节奏,促进市场“去库存”,推动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综合来看,盘活闲置存量土地的各项配套资金有望加速跟进落实,支持房企合理退地、换地,对于地方政府、房企等均将产生实质性利好。

  化解库存之外,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此次会议明确了专项债还可用于新增土地储备,这是一个重大变化,将有助于突破当前国企、城投债务对土地盘活和储备的制约。

  其二,支持收购存量房,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

  财政部指出,用好专项债券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保障性住房,同时,继续用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支持地方更多通过消化存量房的方式来筹集保障性住房的房源。这意味着更多资金将进入存量房盘活领域。

  陈文静表示,此前官方提到更多的是央行设立3000亿元人民币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用于已建成未售商品房,此次财政部明确地方政府专项债可用于收购存量商品房,同时也指出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也将更加侧重支持消化存量房。更多资金进入市场,有望加大已建待售存量商品房的去化力度,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透露,各地今年一项重要工作是系统梳理了存量住宅用地和项目清单。他认为,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后,将大幅增加其收购存量土地、房源的能力,有助于批量、快速化解库存,平衡市场供需。

  其三,调整优化相关税收政策。

  财政部透露,正在抓紧研究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政策。下一步,还将进一步研究加大支持力度,调整优化相关税收政策。

  李宇嘉认为,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后,交易税费将出现明显下降。如购买144平方米以上住房的契税将从3%下降至1%。房企涉及的土地增值税或将取消预缴,直接转到竣工验收后的清算环节,这将给开发商节约土地价款1%-3%的税负。除此之外,税收政策将会是后续的重点,未来或降低、减免二手房交易契税、增值税、个税等。税费下调将产生“降成本”效应,释放部分购房需求。

  严跃进认为,年内房地产相关工作重点可能出现变化,即:对新建的,要适当控制;对存量的,要加快盘活、消化。

  9月底以来,央行等金融主管部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接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一揽子”增量政策具体举措。陈文静认为,随着各项政策不断落地,房地产市场的改善值得期待。(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再次提醒中国游客及旅行社注意交通安全

“好评返现”套路深 莫因小利吃大亏

福建漳州的陈淳是朱熹的门生,创立了北溪学派,北溪学派的传承影响后来又及于台湾。近年来,漳州也很注重对陈淳的研究、传承,令其成为串联海峡两岸儒学发展的重要桥梁。

“从中国的发展中汲取智慧”

近日,一场激情四射的军人运动会在武警广西总队河池支队某练兵场上拉开战幕,来自该支队各基层中队的40余名官兵,围绕五公里武装越野、手榴弹投掷、器械等八个课目同台竞技。赛场上,参赛队员们不分警衔、不分年龄,奋勇拼搏、争创佳绩,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共有4个单位获得团体表彰,13名运动员获得个人全能和单项奖牌。

国家发改委:今年国债资金支持设备更新项目总投资近8000亿元

南珠高铁南玉段联调联试前,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会同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南玉铁路公司以及各参建单位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应急处置演练,安排人员对检测车运行路径、站区封闭等情况进行详细排查,确保联调联试工作顺利实施;共同组织施工,确保接触网送电成功、接触网热滑试验、信号联锁顺利完成,为联调联试的启动创造了前提条件。

浙江民建会员之家“双尖讲堂”揭牌

开幕式现场,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蔡光洁致辞表示,STEM教育作为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领域,希望通过本次交流活动,能够深入探讨各国STEM教育的最新趋势、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碰撞出STEM教育更多的思想与共识。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